活佛老師說:「如何讓初發心能夠常保不變呢?如果要使我們的信念常住,就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踐,不斷的去做、去實行。」

 

其中最讓後學感觸最深的是「如何讓初發心能夠常保不變?」初發心是那麼的令人感動,初發心是佛菩薩的心,如果能夠一直永遠的保持下去,直到離開人世時,仙佛說:「永保初發心,成佛有餘。」然而真的可以保持下去嗎?為什麼在修辦的路程中會搖搖欲墜呢?為什麼在人事磨練中失卻那樣純真的心呢?真的,千萬不要忘記曾經許下的諾言!

 

    輕輕的從淡水來到陽明山,為了延續修辦道的使命,更為了掌握自己的心,雖然對道有一點的體會,但是後學知道那是不真實的,現在應該低心下氣的學道,要努力修煉自己的脾氣毛病,除了有知識份子的高傲之外,不知自己還有那些毛病呢?來到伙食團後,感受到不同以往,這裏有很多道親在學道,好像也比較組織性。講師請後學學習文書組,分配的工作是電腦部份,所以必須學習輸入法,因為要建檔與製作月刊,為了要對伙食團更瞭解,每天要看一看以往的資料。尤其現在加入武術隊,每天都要練到八點,生活過著很充實。

 

最令人高興的事,後學因為研讀中庸終於清楚明白自性本來,以及對脾氣毛病來龍去脈能夠體會。正是如講師所說:「每一個人悟道的時間不一樣,但是體悟在於力行,如果你用百分百的心力,完完全全的投入,相信體悟一定會很快。」那一天武術隊訓練完後,抬頭望一望皎潔的月亮,突然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我:「你為了什麼來文化?」當下後學非常的恐慌,因為最近總覺得心神不寧,後學告訴自己:「難道還要再這樣下去嗎?不,來到文化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,不應該流連在這外在的事物,已經好久沒有渡人了,真對不起活佛老師,決定了,退出武術隊,再一次回到原點。」因為環境的變遷,使自己的心外放,因而忘了自己的承諾,第一次失卻菩提心!

 

    再一次擔任道務組,為了達成三多,後學在白板上寫了五十人,一時之間,道氣鼎盛,大家沉浸在渡人快樂之中,道務節節上升,然而期中考來臨時,學生面對考試的壓力,一時伙食團冷冷清清,一切道務都停下來,等待考完後再出發,但是當道心逐漸退下,起而代之的是人心對待,仙佛說:「道高毀來。」身為前面帶動者,一言一行皆是眾人所視所指,真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脾氣毛病,惹來眾人的指正,內心總是不能接受,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做,為什麼大家這樣說我呢?當下起了憎恨心,一切不好的念頭因而產生,說是維護道場綱紀,嚴格落實佛規禮節,果然許多道親再也沒來伙食團,其實在後學的內心中,仍然是充滿著不滿與不平,從今以後,再也不會想要與他門來往,心中只想成全學弟,希望創造一個很好的修辦道環境,這樣的心是初發心嗎?是不是已經落入人事陷阱之中,說什麼幫活佛老師渡化眾生?看來經不起人事的考驗?第二次失卻菩提心!

 

    點傳師慈悲:「我們要落實五組分工運作,我們要以前人老的辦道宗旨為我們的辦道宗旨,以前人老的修辦理念為我們的修辦理念,採『集體領導,整體帶動』的運作方式,讓每一個學生『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做』共同創造三多四好的道務目標。」活佛老師說:「因為付出,才會傑出。因為投入,才會深入」這樣的運作,使得自己在各方面的操辦都有學習的機會,能力也一次次在摸索中成長,這也是後學始料未及之事,然而就在注重規劃中再一次忘記自己的承諾,終日只想讓活動辦的更好,初發心埋沒於活動之中,所以道務一直沒有辦開,只是在天恩師德的榮恩之下,因為道親有更多付出的機會,因此對於道有更深一層的體悟,所以辦道的人才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,然而又因後學帶著嗔恨與不滿的心,總是留不住道親的心,於是期末時伙食團只剩下二個人,這一次對於後學的打擊非常大,這一次深深的痛恨自己的脾氣毛病,以致於努力了一年,道務竟然成一場空。第三次失卻菩提心!

 

    立德班時,後學就在想:「如何才能使伙食團的人更多?為什麼前人老的道場這麼大?」記得那一天點傳師拍著後學的肩膀說:「不能成為歷史的罪人,伙食團的道務你一定要一肩挑起。」後學在想:「難道這就是自己的使命嗎?為什麼努力了一年多,道務仍然沒有起色?」後學在學生最後一年,仍然要擔負道務的使命。前人老慈悲:「學界的道親來歷不凡,都是仙真菩薩來到人世間。」我們都說:「我們永遠要做前人老的子弟兵,跟隨前人老開萬國九洲,做辦道的先鋒!」突然之間有一個靈感:「心量廣大,遍週法界。」原來前人老的道場會那麼大,就是前人擁有一顆包容的心,能夠包容各種不同的人才,然後集眾人之智,集眾人之力,共同創造發一崇德道場!原來自己的心那麼的狹隘,竟然容不下家,以致於只剩下一個學弟。

 

那一天,聽到淡江的前賢效法未廣的精神,一間間的敲門,在暑假中竟然也可以渡那麼多人,是的,後學也當效法。開學後,提起勇氣,舉起手敲一敲門,結果成績不盡理想,只是伙食團展開一連串的迎新活動,有許多學弟妹來到伙食團,後學想這就是五組分工運作吧!然而後學已經別無選擇,下定決心每星期都要成全道親,告訴自己:「我一定要馬上行動,永不放棄!」更要效法前人老慈悲:「天下沒有走不過的火焰山。」

 

    雖然學弟的態度不好,沒有關係,我一定每星期來關心他;雖然道親不願意來伙食團參加活動,沒有關係,我一定要每星期來關心他;雖然學弟一次一次的失約,沒有關係,我一定要請他來求道;雖然道親排不出時間去開法會,沒有關係,我一定將法會的殊勝跟他學講;我已經没有退路了,我只有「永遠向前走」,成全的成果不再計較,我一心只想盡自己所能來幫助他們。只是身旁出了一位學弟,陪著我走遍華岡每一個角落,誰會知道呢?當期末的時侯,伙食團已經住進來四位大一的學弟了,真的感謝天恩師德,每一步都是那麼真切,這一次初發心沒有離開後學,內心中充滿著法喜,唯有真心的付出,必然有真心的果實,活佛老師說:「如果要使我們的信念常住,就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踐,不斷的去做、去實行。」

 

雲身皆是貪嗔痴,

水清本是菩提種;

夢中決做濟公徒,

客至華岡傳法音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92.04.23

 

雲水夢客 / Xuite日誌 / 回應(0) / 引用(0)
沒有上一則|日誌首頁|沒有下一則
回應